|
來論
時間不僅是構成生命的标准,關鍵時刻更是決定生命的身分﹔是以,讓抢救技术培訓從兒童抓起,對整體社會具备基礎性意義。
抢救知識等將納入學校考試內容。據報道,近日印發的《康健中國行動(2019機車借款,—2030年)》明確提出中小學康健促進行動,把學生康健知識、抢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蘇納入考試內容,把康健知識、抢救知識的把握水平和體質康健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稽核和升學的首要指標。
據說,不测傷害和猝死發生后的前10分鐘,對傷病員進行以包扎止血、心肺復蘇等為主的緊急就诊,常可拯救其生命,即所謂的“白金10分鐘”,因為它比金子還貴。而醫學上也有“黃金5分鐘”的茵蝶,說法,這都表白,在關鍵時刻進行公道有用的抢救,可能會決定一個生命的生死。這裡,“時間就是生命”被賦予新的內涵:時間不僅是構成生命的标准,關鍵時刻更是決定生命的身分。
但使人遺憾的是,我國的大多數公眾並不具备最根基的抢救技术。比拟發達國家30%-40%的應抢救護技术普及率,我國抢救技术不到1%的普及比例,還是过低。
社會公眾不具備抢救知識和技术,其實也不克不及責怪他們:誰教給他們這樣的知識和技术了?我們從小學、中學、大學,再到社會就業,都沒有機會學習、實踐過抢救相關的知識。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起首普及抢救知識,無疑是一項戰略性工程﹔而讓抢救技术的培訓從兒童抓起,列入中小學課程,並考試和實踐,則具备基礎性意義。
也正因為如斯,本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陳瑋帶來了“將應急知識和技术納入義務教诲必修課程”的建議,但愿“抢救從娃娃抓起”的理念能深刻人心,讓抢救知識和技术周全普及。現在,《康健中國行動(2019—2030陽萎治療,年)》明確提出把學生康健知識、抢救知識列入中小學學習和考試內容,恰是對此建議的積極回應。
當然,《康健中國行動(2019—2030年)》還只是一個綱要,還必要繼續細化,使之細則更具备操作性。有需要把抢救知識和技术納入義務教诲必修課程,分層實施,制订分歧階段的針對性課程。比方,幼兒階段要讓孩子明確知曉哪些事物是危險的,如電線插座、煤氣開關、刀具及所有鋒利物品等﹔小學階段的抢救教诲重要普及抢救電話撥打、求救和簡單的外傷包扎等﹔初高中階段則可重點普及心肺復蘇術和常見的溺水、觸電、梗塞等抢救……總之,抢救知識教诲從孩子抓起,是一件利於整體社會的大功德,理應認真落實到位。
□殷國安(時評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