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祝願她在醫學尖端領域取得更大成績
人物小傳:陳薇,生物风险防控專家,軍事醫學科學院某钻研所所長、钻研員、博士生導師,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長期致力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新型疫苗和治療藥物钻研,研發的廣譜抗病毒藥物在抗擊SARS中發揮了關鍵感化,研發的世界首個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開創了我國自立研發疫苗在國外開展臨床試驗的先河。前后榮獲“求是精采青年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材工程,當選“中國十大精采青年”“龍虎,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人物”,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2次。接管記者採訪時,已經率領團隊奮戰了數個不眠之夜的陳薇雖有些疲憊,卻難掩興奮激動——
“Ⅱ期臨床試驗現場任務全数完成,我們將以最快的速率完成數據統計和阐发事情,推動埃博拉疫苗大規模應用……”對陳薇來說,小小一支疫苗,象征著幫助非洲人民防控埃博拉疫情的勝算大增﹔小小一支疫苗,承載著軍隊醫學科研人員“戰必勝、攻必克”的庄嚴承諾。
這是我國彻底自立研發的疫苗第一次走出國門,在境外進行臨床試驗。這是多麼艱難但首要的一步!
“習主席的殷切指望,是我迎難而上在醫學尖端領域获得更大成績的最大動力。”談到被習主席接見的那一幕,陳薇至今記憶猶新。2014年3月11日,習主席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后接見部门軍隊基層人大代表時,聽取了陳薇匯報,祝願她在醫學尖端領域获得更大成績。
為了攀缘醫學尖端領域,陳薇百折不撓。從清華大學化工系畢業后,她放棄高薪崗位,决然從軍。幾年后,一些同學的收入已比她在軍隊的工資超过跨过幾倍。但陳薇堅信,一個人的職業選擇若是能與國家重大需求相結合,個人價值就會成倍放大。
“病毒是大众康健的最大殺手,是國家平安的隱形威脅,事關未來戰爭勝負。”憑著職業敏感和軍人的任务意識,陳薇將抗病毒藥物作為主攻标的目的,積極申請國家和軍隊課題支撑。
任钻研室主任后,陳薇主持的第一項課題就緊緊圍繞晋升戰斗力——歷時10年,她帶領團隊研制出列入我軍戰略儲備的第一個基因工程疫苗,並由此奠基了團隊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新型疫苗和治療藥物钻研領域的領軍职位地方。
佔領先機、贏得優勢、把握主動。陳薇的目光,始終緊盯未來一切有可能影響國家平安的危險身分。2000年,她主持研制廣譜抗病毒藥物“重組人干擾素ω”。2003年,當SARS疫情残虐全國時,1.4萬名預防性利用“重組人干擾素ω”噴鼻劑的醫護人員,無一例传染!
贊譽紛至沓來,陳薇卻異常冷靜。在她看來,下先手棋、打主動仗,是軍人應有的寻求、科研事情者應有的擔當。
早在2006年,大多數國人還不知“埃博拉”為何物時,陳薇就針對這個烈性病原體展開相關钻研,她敏銳覺察出:“埃博拉離我們也就是一個航班的距離。”
2014年,西非大規模爆發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成為1976年以來發生變異速率最快的病毒,并且疫情初次離開非洲到達歐洲和美洲。一時間,世界談“埃”色變。
在前期事情的基礎上,陳薇團隊經過夜以繼日的科技攻關,研發了全世界首個進入臨床的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實現了我國自立研發疫苗境外臨床試驗“零”的冲破,也為疫區的無數生命打開了但愿之門。
“作為科研事情者,我們要積極響應習主席號召,鼎力實施科技創新,精准發力,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由‘跟跑者’變為‘同业者’‘領跑者’,用科技的气力維護國家平安和守護人民康健。”陳薇說,每當想起習主席的殷切囑托,她就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由於事情必要和性情使然,恬澹名利已經成為她人生的一種習慣:“科研功效轉化為戰斗力,是對我汽機車借款,最大的褒獎。”
抗擊SARS,她是國家衛生防疫組組長﹔汶川抗震,她是國家地动專家委員會災害評估組頸椎病,副組長﹔北京奧運會,她參與“軍隊奧運安保指揮小組”乐成處置多起疑似事务……默默無聞中,陳薇交出的是一份使人肅然起敬的答卷。
2016年1月,陳薇與屠呦呦一块儿,當選“2015年度十大科技創新人物”。站上中心電視台頒獎晚會舞台,剛剛從非洲回國的陳薇眼中出现淚光:“我特別骄傲,在中非配合抗擊埃博拉的日子裡,貢獻了我們的才干。”
认识陳薇的人都晓得,她常這樣鼓勵團隊官兵:“在生物防控的戰場上,我們是一線中的一線!”
這個“一線”象征著,面對日趋嚴峻的生物平安威脅,必須前瞻摆设,系統籌劃,為國家和軍隊建起穩固的“長城”﹔
這個“一線”象征著,像SARS、禽流感、埃博拉這樣的疫情爆發時,擁有十幾億生齿的中國,必須隨時有藥可用,有技可控﹔
這個“一線”同時也象征著,像陳薇這樣的一批軍隊醫學科研事情者,要屢屢冒著生命危險,與各種足以至命的病原體短兵相接,在“無形戰場”繼續搏殺……(徐葉青 花 曉)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