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發表於 2019-7-26 19:50:53

904萬殘疾人享受城鄉最低生活保障

《同等、參與、同享:新中國殘疾人權益保障70年》白皮書7月25日發表。白皮書指出,截至2018年,城鄉持証殘疾人就業人數達到948.4萬人。國務院殘工委副主任、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介紹,為進一步加強康復專業人材培養,建設中國康復大學已納入“十三五”規劃和《“十三五”加速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籌建事情正式啟動。

新京報訊 《同等、參與、同享:新中國殘疾人權益保障70年》白皮書7月25日發表。白皮書從殘疾人教诲、就業、康健與康復、社會保障等多個方面周全介紹了新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功效。

在生髮治療,教诲方面,白皮書顯示,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诲在校人數5年增長81%,在平凡學校就讀的殘疾學生數5年增長73.8%。在平凡學校就讀的殘疾學生數,由2013年的19.1萬人增长到2018年的33.2萬人,增長73.8%。近10年來,殘疾學生在平凡學校就讀的比例均超過50%。

在就業方面,白皮書稱,近十年來,中國殘疾人就業總體規模與結構趨於穩定,新增殘疾人就業人數生髮治療,每一年连结在30萬人以上。截至2018年,城鄉持証殘疾人就業人數達到948.4萬人。

在康健與康復方面,2018年,1074.7萬名殘疾兒童及持証殘疾人获得根基康復服務,殘疾人康復服務覆蓋率達到79.8%。

在社會保障方面,截至2018年3月,全國共有904.4萬殘疾人享受城鄉最低糊口保障。截至2018年,2561.2萬城鄉殘疾人參加城鄉社會養老保險,1024.4萬殘疾人領取養老金。595.2萬重度殘疾人中有576萬人获得了当局參保補助,代繳養老保險費比例達到96.8%﹔还有298.4萬非重度殘疾人享受全額或部门代繳養老保險費的優惠政策。

        ■ 關注

        康復大學籌建事情啟動

在昨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殘工委副主任、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介紹,中國康復大學啟動籌建。

張海迪說,為進一步加強康復專業人材培養,建設中國康復大學已納入“十三五”規劃和《“十三五”加速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籌建事情正式啟動。

記者领会到,康復大學由山東省主辦,駐地青島市,中國殘聯、國家衛生康健委等部門配合建設。

2015年,中國殘聯提出建設康復大學。尔后,建設康復大學分別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教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據悉,康復大學建設將秉承當代先進康復理念,交融醫學、生命科學、人文科學等,建成一以是钻研為基礎、以康復應用為主導的新型大學。

張海迪此前介紹,康復大學校園規劃設計要體現中國文化和現代办署理念的有機交融,既要弘揚中國燦爛的文化,又要展现現代先進的理念。要以新科技為基礎和載體,積極摸索、充实操纵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建設面向未來的平安穩定、綠色節能、新型伶俐校園。

值得注重的是,雖然白皮書中提到“中國康復大學”,但這或許不會成為這所大學的最終定名。

本年年头,教诲部在對一份全國人大建議的答復中明確,“教诲部印發的《平凡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進一步強調,設置本科高校的校名不冠以‘中國’、‘中華’、‘國家’等字樣,不利用省、自治區、直轄市之外的地区名。是以,創建康復大學應在合适上述規定基礎上,規范利用校名。”

本年6月,該學校揭牌時的定名也是“康復大學”。

        ■ 講述

        張海迪回憶殘疾人事業變化

        “殘廢”改“殘疾”體現對生命的尊敬

“‘殘廢人’成为了‘殘疾人’,一個字的改變,包括了我們對生命的尊敬和人們對殘疾的从新認識。”張海迪回憶第一次看到“殘疾人”三個字時,內心極為感動。在昨天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張海迪講述了本身親身感觉到的殘疾人事業的變化。

坐上輪椅曾是難以企及的夢想

1960年,張海迪在5歲時殘疾。她的母親背著她去過不少學校,校長、老師都對張海迪很好,有的老師摸著她的頭發說,“這是一個多麼好的孩子”,可是他們都說,“對不起,我們不招收殘廢的孩子”。

張海迪回憶,那時候不少像她一樣的殘疾人不僅沒進過學校,連坐上輪椅都是難以企及的夢想。她的奼女時代沒有坐過輪椅,15歲下鄉時,村裡木工大叔為她做了一個木輪椅,在一個椅子下面釘了4個小輪子。村裡的孩子們推她來到旷野上,她看到藍天和燦爛的陽光,那一切讓她很難忘。

现在殘疾人的教诲和糊口狀況已經發生很大變化。白皮書顯示,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诲“全覆蓋、零拒絕”,2018年在校生66.6萬人,比2013年增長81%。張海迪介紹,中國殘聯和教诲部2015年實施了高考便当办法,殘疾考生可使用大字版或盲文試卷,可以攜帶便宜的桌椅去考試,用腳寫字的考生可以申請延長考試時間等。现在,每一年有近萬名殘疾學生進入高档學校學習。

殘疾人輔助用具已經成為各級殘聯康復事情中的首要內容,輔助用具的生產研發越來越人道化,輪椅分為男性的、女性的、孩子的,“它代償了一些殘疾人因為殘疾而自卑或產生其他的情緒,緩解了他們的生理壓力。”張海迪說,全國還有27.9萬殘疾人已經考取了駕駛執照。

        一字之變,張生髪推薦,海迪熱淚盈眶

1984年,張海迪參加了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建立大會,看到會標上寫著“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時候,她熱淚盈眶,因為此前殘疾人被稱作“殘廢人”。“一個字的改變,包括了我們對生命的尊敬和人們對殘疾的从新認識。那是我在青年時代感觉到殘疾人糊口變化的一個首要標志。”張海迪說。

張海迪說,之前不少殘疾人就業都遭到阻礙,當然現在也有阻礙,但殘疾人就業狀況已經获得很大改良。據不彻底統計,城鄉持証殘疾人的就業人數達到900多萬。

现在,對殘疾人的歧視被依法制止。“殘疾不是哪一個人的痛楚,它是千萬個家庭的痛楚。殘疾人事業就是要幫助殘疾人消除這些痛楚。殘疾人事業的發展,使殘疾人看到了但愿。”張海迪說。(新京報記者 倪偉)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904萬殘疾人享受城鄉最低生活保障